韦森:大转型中的中国经济
总体上,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伴随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约束的逐渐增强,经济短缺状态逐渐克服,对经济均衡增长的主要威胁从需求膨胀转变为需求不足。
要清楚并不是所有空置的房子都是用来投机的,有的空置房只不过是暂时没有人住而已,富人在风景区购买的别墅往往属于这一类型。放弃这种简单而有效地解决房屋资源因长期空置而浪费的手段不用,为何采取限购这种歧视外地人的既不公平,又收效不大的政策呢?很多人把实行‘房产税作为增加投机客的持房机会成本,防止住房资源浪费的唯一‘法宝。
这种投机行为才是浪费宝贵的住房资源,引起老百姓不满,因而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的问题。但是这里有很大的误区。难怪近几年来实施房产税只见‘雷声大,雨点小,不少财税专家对近期内全面实施房产税制度持怀疑态度。首先在中国构成房价的最主要部分是土地价格,而住宅用土地的租用期最长为70年,因建设年代和房屋位置不同,公平征收房产税是很大的技术难题,甚至连征收房产税的法律根据也饱受异议。还有需要同政府机构打交道的众多国内外企业总部和很多省地级地方政府也都在北京等大城市设立自己的派出机构。
在城区里也有相当数量的空置房子等待出租,比如租房客退房和新入住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即任何时候都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房源供租房客选择,这是租房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所以这些庞大数量的外地人宁愿忍受大城市的高生活费用(其中房价或租房租金占很重要的部分),仍然决定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拼搏。从会议基调和召开的时点来看,不难判断这是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及今年的经济改革吹风定调。
从目前的消费需求来看,2013年消费增速也比2012年明显放缓以劳动效率的指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为例,2013年为66199元/人 (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提高7.3%,低于全国居民收入8.1%和GDP7.7%的增速。不过也不值得过于乐观。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13年显著下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进入专题: 居民消费能力 。从目前的消费需求来看,2013年消费增速也比2012年明显放缓。
刺激内需、释放国内消费能力,以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确是中国经济在中长期内可以依靠的动力,这是中国既定的战略发展方向。劳动生产效率低于GDP和收入增速,说明劳动成本上升比较快,必然会引发大批企业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使得经济增速放慢,也降低居民收入的增速。中国发展消费型社会,现在社会首先关注的是要提高居民收入,而且居民收入增长应该是有质量的增长。今后政府改革的重点不在于裁人,而在于提高效率,转变服务重点,政府要向社会提供更多有实效的公共服务。
国内居民消费占比下降、政府消费占比上升,这些数据反映的实际上是国内投资效率在严重下降。会议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和完善宏观政策框架,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着力推动提质增效升级。消费的质量取决于居民消费。如果以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中国似乎与消费型社会在渐行渐远。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中国的情况与此相去甚远,目前消费率只有46%左右,比改革开放初期的62.5%大为下降。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 双翻番的目标:到2020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央的重要文件首次同时提出经济总量倍增与人均收入倍增的目标。中国要建设消费型社会,政府改革是一个重要因素。
从会议基调和召开的时点来看,不难判断这是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及今年的经济改革吹风定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比重降低,投资重新成为拉动经济最重要的动力。消费增速放缓除了与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有关,还受到政策变化的特殊影响。从月底同比增速看,2013年的月度增速下滑到2005年的水平。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时期,在这种背景之下,2014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从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的信息来看,有一个政策方向值得关注: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结构优化升级。
多年来,美国的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70%左右,欧洲和日本则在50%以上。2012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而2013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下降为45.9%,而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55.8%。
总之,中国消费型社会的建立、居民消费能力的释放、消费环境的改善,高度依赖改革,尤其是政府改革。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跑赢了GDP着实令人高兴。
建立消费型社会是一个长期过程,但从今年开始,我们必须切实地加以推进董正伟说,"在对一些案件中,发改委价监局从一个价格反垄断执法机构,变成了一个行业法规条文的制定者。
包括这次对高通和IDC的调查,也是源于举报,所以和4G、3G是没有关系的。2009年10月26日,董正伟向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提交了反垄断举报信,建议价格反垄断执法部门对微软Win7涉嫌价格垄断行为开展反垄断执法,并依据《反垄断法》第46、47条规定予以处罚。另外一个客观原因,我们的力量薄弱,很难有力量更多主动出击。9月12日的回复称," 您反映铁路总公司调整退票手续费的信函收到,发改委将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他做很多事情,都想尽快推进。 IDC和高通公司一定感受到了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众不同的办事效率和强势。
它试图通过一系列影响颇大的案件,来向外界证明:中国在大幅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性干预手段的同时,是可以用法律来保证对市场的监管的。他很希望能够为中国的反垄断执法做点贡献。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中,一直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物价系统从事价格领域的相关工作。"后一封的回复称,"您反映铁路总公司调整退票手续费问题来信收悉,我委正研究办理,由于情况较为复杂,办理时间延长之11月26日。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但就是没有明确的竞争政策。" 但诸多价格违法案件的查处,还是让强势的价监局在国家发改委的背景中显得越来越突兀。涉及150家银行分支机构,并已对64家分支机构进行了处理,责令问题银行分支机构退还企业4.09亿,罚款4.16亿。尽管外界对其中一些的案件处罚结果引发微弱的争议,他们也有信心把这些争议拉回到相关法律上来。
从执法到改革 这些年的多次举报经历,让董正伟觉得,"价监局的官僚作风还是比较明显的。许昆林和他领导的价监局决定通过更多的价格反垄断执法,来为中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提供案例经验。
这其中,包括了大量董正伟那样的举报信。在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看来,价格反垄断部门对企业如何执法或处罚,关键是要看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了它怎样的权利。
我们也在积极地找线索,所以没有设定重点向哪个领域开刀。他说,只要有垄断的问题,我们都会去调查和处理。